陕西省西安中学校长、省人大代表张克强接受《西安日报》采访,谈到将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中华千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在孩子们心中架起一座人文殿堂。”省人大代表、西安中学校长张克强建议,在基础教育中要更加重视汉语、汉学等传统文化教育。 “如今的课堂,教学方法的科技水平越来越普及,孩子们用键盘写字,缺乏由书写形成的汉字的亲切感,经常‘举笔忘字’。”张克强建议,通过文字、书法、礼仪等载体,将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融入学校教育课程,培养青少年“忠、仁、德、智”的优良品质。张克强说,中国书法讲究内圈外圈,指实,腕虚。其实,这也是一种人生哲学。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他建议在学校课程中增加一些书法、诗歌等传统课程,同时要求学生在进行写作等活动时,使用手写保持与文字的亲近感。 “很多孩子对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很感兴趣,跟落后的教学形式有很大关系。”张克强说,前段时间,央视播出的《汉字英雄》,用新的方式让汉字变得有意义。生动有趣。他告诉记者,本学期,西安中学举办了一年级学生的“成语英雄”比赛。以比赛的形式,学生们现场讲解成语的含义,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孩子们知识的广度也让我们教育工作者非常高兴。张克强表示,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学校也要注重新媒体方式的引入,加强教材设计,让孩子快乐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不应被理解为死板的东西,而应在我们心中激活。学校应加强组织比赛等平台建设,营造学生学习汉语的氛围,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有思想有文化,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