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资讯 > 正文

学姐三次考研经历告诉你:为什么要努力考研

2024-10-27 09:30:33 | 苍穹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学姐三次考研经历告诉你:为什么要努力考研相关的问题,今天,苍穹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学姐三次考研经历告诉你:为什么要努力考研

谈谈你的考研经历?

考研的路,我走的并不一帆风顺,有个冲动,将自己与考研的种种过往,一笔一笔地写下来。

1

说起我与考研的最初交集,得追溯到高考以后。18岁以前,我生活在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一座小县城;如中国千千万万座同等规模的小县城一样,20世纪末的那个小城,土气而灰败,下辖七、八个乡镇,总共只有两所高中---坐落于县城的县中学和位于离县城较远的乡镇上的一所农村高中。那时候的人们没什么闲钱去旅游,我们小县城少年们了解外界有限的方式就只有老师和家长的渲染与地理课本上寥寥数语的介绍了。

和千千万万个叛逆而渴望远方精彩世界的少年一样,我自从读高中的第一天起,就被老师灌输了“上高中的目的就在于考大学”的观念;而好的大学,尤以位于北京上海的为最。2000年夏天,高二升高三那年的暑假,妈妈带我去北京探望亲戚,首都的繁华似锦与流光溢彩给当时17岁的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让我叹为观止;亲戚们友善的鼓励更加深了我报考“北京的大学”的决心---综合考虑了自己的实力,top2是不敢想的,北师、北理、北航、北外或可一搏。我的高考成绩也算理想,交出了全县文科第四的答卷;但这个成绩,报考一流的大学却只能说是希望而并无十足的把握。录取结果很快揭晓,那个时候,就文科而言,省外的大学,尤其是好一点的一本院校在陕西的招生名额都是个位数,我未能被反复权衡后填报的南开大学录取,而只考取了位于陕西省内的西安外国语学院(现在已经改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所录取的专业也是当年扩招出来的新专业。

之所以絮絮叨叨地说了这么多,是因为,高考的失利正是考研这个名词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的开始。2001年的暑假,我先是为取得了一个尚且理想的高考成绩欣喜不已,接着又体会到了名落南开孙山的巨大失落。这种心理落差对于当时18岁的我,相当难以接受。很多人甚至还让我补习再考。众说纷纭之下,我的父母权衡后做出了决定。我的爸爸在当时说了一句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话:“孩子,你读的是社会科学专业,无论在哪里,只要多看多读多用心,勤加积累,都可以成为佼佼者”;而我妈妈的一位同学兼朋友,也是我们县另外一所高中的校长,对我说了一句不啻为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如指明航向的灯塔一样的话:孩子,考上了西外就去上;现在考研的学生很多,四年本科读完以后,你一样可以用考研来证明你自己!!!!!

2

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鼓励,在当时年少不经事的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2001年,正是教育改革大扩招如火如荼开展之年。进入大学之后,种种原本很正常的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以及青春时期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迷茫与彷徨,都被我归因为我没有遇到足够博学的老师、足够优秀的同学、足够良好的学习环境;而这一切的根源,则在于我没有进入与我高考成绩相匹配的理想“大学”。那时候的我,常常怨天尤人,“假如”、“要是”等等词语,成了与我一起的好几个所谓“怀才不遇”的学生们一起吐槽现状的口头禅----是的,那就是当年的我,幼稚、短视,总是觉得自己如果能够进入一所理想的大学,就能够走上一条没有任何遗憾的人生之康庄大道。于是,在同学们都享受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之时,我很早就为自己立下了“考研”、而且要考一流大学的宏图大志:从大二开始就向老师咨询考研的各种准备事项,向高年级的同学过早地请教考研经验,在互联网尚不发达的时代泡在网上如大海捞针一样地寻找考取“北清人”的经验……很快进入了大四,在其他同学仅仅将考研作为一项备选项的时候,我将自己变成了一座考研的机器。2004年的那个暑假,我挤在西安交大的体育馆里听任汝芬的政治辅导;2004年一整个的冬天,用各种“惨无人道”的考研格言勉励自己,没日没夜的与同学们天天泡图书馆,啃下几十套毕金献的英语模拟卷;2005年的元旦,与同学一起起早贪黑去离学校几公里之远的长安大学听考研政治最后冲刺班;用从生活费中省吃俭用出来的300块钱,成为一个考研论坛的付费会员,从中捕捉少的可怜的报考信息。就在这样忐忑与惶惶之中,我走进了2005年的考研考场,这,就是我第一次考研的经历。

3

这次考研,我太紧张了。第一天英语和政治的专业课考试后,我忐忑不安,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失眠。高考的时候,我尚且愚钝晚熟,并不很清晰地认识到这种”决定人生航向“的考试之意义;而到了考研,我为了改变自己的求学背景,为了完成自己未竟的去北京、去陕西之外的“远方”求学的心愿,为自己加上了太多的思想枷锁。考研第一天结束后的那个夜晚,我听着室友们安静而有节奏的鼾声,瞪着眼睛等到了天亮。终于挨到了第二天专业课考试的结束,我清晰的记得走出考场的那天下午,西安飘起的雪花落在我干涩的眼睛上的感觉。 苍穹网

考完后,我度过了一个轻松的寒假。可是好心情的时间不长,很快,我就查出了我的初试成绩:差了18分,没有进入面试线。现在,我可以很轻松地在键盘上敲击出我当年的心路历程,而这个结果对于当年的我的打击,却是巨大的。我清楚地记得,11年前2月的那一天,我目瞪口呆地坐在显示出分数的电脑屏幕前,一瞬间竟然恍惚,问自己是不是我查成绩的网站出错了,否则,我一直引以为豪的英语怎么才能考了56分?可是,这,就是事实。

从那之后,我在找工作、受打击、克服心理落差的纷乱中,度过了大学时代的最后一个学期。2005年,已经是就业大军压力初现端倪的时候---我对考研结果的不甘、对进入职场的惶恐与退缩,让我很快决定,我要再考一次。而且当时已经有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不工作、在高校周围租房子专职考研”的群体。大名鼎鼎的“芙蓉姐姐”就是在那个时候横空出世的,现在她有多火暂且不表,但当时,她在陕南汉中一所二本院校报考清华屡试不中,很多人都说她受了刺激,才有了那些哗众取宠的举动。很快我就在家中一位亲戚的鼓励和帮助下,在离家较近的一所大学附近与人合租了一间小屋,开始了我半年的专职考研生涯。当时的我想法很简单:我就是想再给自己一个机会,比起高考复读好几年的人来说,这又算的了什么呢?

4

第二次考研,我的心态比第一次好多了。我综合地估量了自己的实力,为自己调整了目标,并且,我就是想着,我要再试一次,如果不行,我就去工作。有着这样轻松的心态,我在没有悬念的情况下,考取了一所985院校的公费研究生。

离我两次考研的经历已逾十年。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一些细微末节,却仍然历历在目。这些年,“读书无用论”屡屡见诸报端并被人津津乐道;每当这时,我也在问自己,对我来说,考研到底意味着什么?客观来讲,考研给了我一个走出陕西、来到上海安家立业见世面的机会,而我对此的付出到底值得吗?记得读研时《经济学原理》的课堂上,老师讲到“机会成本”时,就举了考研的例子。相比那些本科毕业就工作的同学们,我们在在象牙塔中又“躲”了三年。研究生学历就一定比本科生学历在就业市场上更有优势吗?况且,这三年中还可能会错过多少机会呢?

这个“机会成本”的争论是我三年的读研生活中心态的缩影。那三年,我在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接受教育、了解外界的同时,也经历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惶恐,社科专业的就业前景的确不容乐观;而女研究生“白天愁论文、晚上愁嫁人”,女大学生是黄蓉、女硕士是李莫愁、女博士是灭绝师太、博士后是东方不败的段子大概也都是那些年流行起来的。从研三开始,我与同学们一起在人头攒动的招聘会上感受offer难求的压力;也从国考省考上考一路拼下来变成“烤鸭”……

千帆过尽,云淡风轻。现在回头再看来时的路,我还是由衷地说一句,考研于我而言,是毕生受益的一笔财富。功利的讲,我目前的工作在入职定级时,就将本科生与研究生区别对待,工资待遇都高出一个档次;而长久而言,三年的校园生活,除了给我一个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20出头的我能够有更多的看到外面世界的机会,让我能够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到底要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自己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5

而最最重要的是,就我两次考研的经历而言,第一次失败的经验显得尤为可贵。我常常在回味这段经历时感触良多,咂摸出许多粗浅的人生道理,让我受益终生的道理。

首先,人生的路很长,不是一次考试、一次成功或是失败就能够决定走向的。我承认,我也羡慕那些高考状元们,被鲜花和赞誉包围的他们,不仅能满足当时的虚荣心;进入top2或者其他“一流”的学校,也为以后的就业似乎加上了保险。可是,这真的就“一劳永逸”了吗?不。人生的历程,由许多个环节与考验组成,而无论什么时候,需要的都是平和的心态与永远提升自我的追求。

其次,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当时我考研的时候,曾经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心态,就是躲避就业压力。国家从1999年开始扩招,到了2005年我本科毕业,就业的压力已初现端倪。我在经历过考研的失败和在人头攒动的招聘会上推推搡搡之后,非常羡慕那些当时已经拿到研究生offer的过着“猪一样生活”的同学们(当时,我们将天天挤招聘会的就业党称为苦苦追寻一份工作的“狗”,将已拿到研究生录取offer、天天在寝室睡大觉消磨最后的大学时光的保研党称为“猪”一样混吃等毕业的人,将天天泡自习室、过着苦行僧一样考研备考党称为“猪狗不如”的人),在备考的时候,总是拿他们比本科自由、比本科地位高的读研生涯鞭策自己,总是告诉自己,只要我读了研究生,我就可以在找工作的时候蔑视那些本科“狗”了……到了如今,我工作已经7年,我渐渐知道,学习与提升自我是一辈子的事情,求知的渴望与严格的自律性,是任何一所大学的标签都无法给予的。

第三,无论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都是最重要的。记得高三时的班主任曾经在班会上说过:“没有经历过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现在的我回味起这句话,却想改动一下:没有经历过考研的人生,于我,是不完整的。考研对于我来说,给了我这样一个在陕西关中城乡结合部生于斯、长于斯的少年以最低成本接触一线城市、进入一线城市从而在一线城市工作、安家的机会;而第一次考研失败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坎坷与失败带给人的力量,这,对于当时一直生活在父母羽翼下、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的我来说,太重要了。我曾经设想过,如果没有考研,我好一点,会在二三线城市之间徘徊的省城西安,在家人的庇护与帮助下找一份一般的工作后安家;次一点,就会回到家乡城乡结合部的小县城,与我那些从来没有离开过陕西的同龄人们一样(旅游除外),踏着父辈们的足迹,走完一生。

不知不觉,就说了这么多。关于考研,我很感恩,因为这是一次自我证明、自我提升、自我选择的良好机会。如果说高考是搭上一列秩序井然的列车、由老师和家长保驾护航往前狂奔的经历的话,那么,考研就是一次自助穷游,从选学校、选专业到选导师,一切都得自己决定。而且备考过程中,没有模拟考,没有如保姆一样循循善诱苦口婆心的老师们的监督与制约。备考的过程也相当不轻松,套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非常“孤独”的一种并不轻松的校园时尚。

对于参加2017年考研的众多同学们而言,说祝大家都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成绩揭晓后,必然会几家欢喜几家愁。我只想祝愿,每个人都能从考研的经历中提升自我,将考研不仅仅视作一次考试,而是一次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而不断的完善与提升自我,更是我们毕生的追求与信仰,不是吗?

学姐三次考研经历告诉你:为什么要努力考研

你的考研之路有着怎样的故事?

我的考研之路应该是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开始了,但是真正的开始还是大四的上半年。 我的大学本科专业是调剂的,专业不是很好,所以就一直想着研究生的专业换一个。 但是经历过的人都会发现,考研真的需要坚持和自律的,不能总是听别人说。

刚进大学的时候,学哥学姐们都告诉我,现在准备考研太早了,现在就先打好基础就行了,大三下班年开始准备也来得及呀,可以到了大三有很多学业,而且学生会面临着换届和工作交接,可以说有太多的事情了,一直都觉着时间还长着呢,到了大四的上半年的时候,你会发现找工作和考研还要做个选择,我当时可能没有平衡好关系,只有最后两个月才是完完全全的扎下心来,可以最后没能考好,然后又考了一年才过的。


刚进大学的时候,学哥学姐们都告诉我,现在准备考研太早了,现在就先打好基础就行了,大三下班年开始准备也来得及呀,可以到了大三有很多学业,而且学生会面临着换届和工作交接,可以说有太多的事情了,一直都觉着时间还长着呢,到了大四的上半年的时候,你会发现找工作和考研还要做个选择,我当时可能没有平衡好关系,只有最后两个月才是完完全全的扎下心来,可以最后没能考好,然后又考了一年才过的。


总结一下第一年没过的原因哈:

1、没有服从调剂。

因为大学就是调剂的,我不是很满意,所以考研的时候不接受调剂,但是如果我接受调剂的话,我可能就是提前一年上研究生了。

对于你考的时候到底要不要调剂呢?我的建议是:如果是为了一个文凭,而且分数不高刚过国家线,对于地区和学校没有要求的话,对于考研再战也没有足够的信心,选择调剂最优。

相反,如果自己基础好,因为客观原因发挥失常,并且有充足的考研复习时间,距离录取分数差不多的话可以继续再战,毕竟用一年的时间或许可以改变命运。 如果坚定要再战,为了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考研再战甚至三战也是值得的。但是你一定要作好思想准备。

2、复习时间没有把控好。

第一年的时候,我就一直觉得自己还有时间,最后发现时间不多了,着急已经来不及了,我现在说一下我第二年的时间规划吧,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希望你能够用的上。

政治:

我是9月底到10月中旬,过完一轮基础,重点章节题目。12月10号之前,我主要是刷冲刺题+初步背诵大题知识点+继续刷1000题(或此前自己做的题)错题、查漏补缺、巩固复习;大约考前半个月,我主要是背诵分析题。

英语:

我的单词是每天都要背的,主要靠的就是反复记忆;到11月份开始背一些模板金句,每周练习写一写作文,反正我当时是背了大约有20左右套的模板吧。

数学:

9月底之前,我主要是基础复习,比较慢;到了10月后开始刷历年真题,我的第一轮是系统刷题,第二轮主要是整理历年真题高频考点,把常考的、同类的题型进行整理。11月中下旬,我主要是做模拟题,掐点练习。

专业课:

专业课我是一直都没有放弃过,有人给我介绍一个报考学校的学姐,经常跟她沟通,把我的一些想法跟她说了一下,她也会给我很好的知道,所以复习还是很有方向的,我觉得很好。

计划是完美的,在执行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来打乱计划,那只有自己不断去克服,然后不断调整,逐步做到按计划执行。当然,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学习时间更没办法要求一模一样。付出总是有回报的,我相信你的考研之路虽然会有崎岖,但是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学姐三次考研经历告诉你:为什么要努力考研

学姐三次考研经历告诉你:为什么要努力考研

苍穹网(https://www.cgowl.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学姐三次考研经历告诉你:为什么要努力考研的相关内容。

两次失败

我是89年的女生,2011年本科毕业,考研考了三年。我的本科学校是三本,三本学校中可能有一些还不错,但至少我的学校不太好。我本科是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考研的前两年都是报了国内某名校的挤破头的文科专业,专业跨的大到不行。你可能会问我干嘛要这么考,很简单,我就喜欢那个文科专业,我觉得自己真的可以搞的定。我不是懒散的人,相反,我很努力的准备,即使到现在我也能问心无愧的跟我自己说,虽然考了两年没考上,但我真的尽力了,我没有后悔。两次落榜,无言以对,甚至无脸面对家中父母。这种失落,如果你真努力过却失败了才会懂。落榜后我就带着行李去外市打工了,那一年是2012年。

短暂工作

我二战考研的时候,由于我家离H大本部校区很近,所以经常去H大自习,也是机缘巧合,认识了考H大的L。L是个不错的男生,他也是二战H大,他顺利的考上了。我和L一直保持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关系,我去打工的时候一直和L联系,他说服我再去考一次H大。没错,我应该是了解H大的,虽不是985,也是省内很不错的高校,就业情况也是可以,校风严谨朴实。我这种三流学校想拼死考研的,说直白点,就是想给自己一个好的平台,平台真的太重要了。非应届学校不好的本科生出去找工作,碰壁是太正常不过的,其实根本不会有什么像样的大公司要你。后来我在一家小公司里工作,那段时间,心里一直堵得慌。我不想这样在小公司小打小闹,这不是我要的生活,这不是我要的工作。我要读研究生啊!!!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研究生就是光环啊~

三战,我不想放弃

后来果然还是被L说动了,他让我考他所在的专业,跟我说就业蛮好。我跟自己说:事不过三,既然没过三,那就再来一次吧。L也果断把他考研的书寄到我公司。我在公司干了几个月,清楚的记得是2012年8月底,我收拾行李回家,我要去H大上自习。

我记得那时候和我爸说想再考一次这个事,真的好难开口,我没好意思直接说,我给爸爸发了短信,他就回复说知道了。最后一年考研,我整个人是麻木的,对H大校园已经太熟悉了,我一个人每天灰溜溜的去占H大的全天自习教室,每天每天每天,六点不到起床,飞快洗漱骑车冲到自习楼前排队,等开门的大爷开了门,就和排队的男生们(H大是工科学校,男生好多)一起抢教室的座位。毫不夸张的说,那时候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占到座位,屁股挨着板凳坐下来的瞬间。

那半年过的太麻木了,我什么都不让自己想,实际上我那种窘状也没什么可想的,亲戚朋友问我在干什么,父母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那阵子,我基本上与世隔绝,我的生命里只有H大的教学楼、食堂,我的圈子里只有爸妈,还有几个贴心好友。其他的空间与我都无关,整个世界停滞了。我没有想法,真的没有想法了,我脑子里只有我今天要看多少页李永乐,还有好多题没做等等,时间本来就不多,根本没时间胡思乱想。

查分及复试

查分那天,我家里的电脑死活打不开查分页面,搞得我好紧张,我把我的准考证号和身份证号发给L,让他帮我查,我就记得他后来qq给我回复的消息是:准备复试吧。

复试分为笔试和面试,面试其实是没办法预测的,老师问什么你不知道。所以笔试很重要,只要复习好就一定能抓住。那一个月我每天起早贪黑,保持了初试时候的高强度学习。我必须抓紧这最后一根稻草。结果,我笔试考的很不错,但面试果然不给力,大概也是有些紧张,有的问题回答出来了,有的确实不知道。

录取

面试之后,我就给G老师打电话,他说我录取了。虽然当时心里高兴,但没看到名单心里还有些不踏实。后来看到学院网上公布了名单,有我的名字,由于复试确实表现不太好,名次下滑了很多,但H大还很公平的按照初试成绩给奖学金,我拿到了H大全额奖学金。

我记得得知录取后,我从H大骑车回家,边骑着我就哭了,真的感觉自己太不容易了。

简单写写读研生活

2013年9月,我入学了。我很幸运,遇到一群超级棒的室友。我们彼此包容,也会有些矛盾,但都是当面指出。我们会互相帮助,这种帮助真是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后来找工作,我们都是彼此照应。

读研期间就是自己搞科研、帮G老师做事跑跑腿什么的。G老师很好,他从不限制我的兴趣,他鼓励我学各种我有兴趣的东西。我去参加比赛他也支持。G老师自己是个学术上很严谨的人,他自己知识面很广,想问题很全面,我每每遇到问题他都能给我指导,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搞科研本身也比较痛苦,读研就是每天搞科研,琢磨写论文。不管国家这种研究生制度是否合理,但这是任务,必须要完成。研究生期间最多的时间也是耗在这事上。

找工作

时间很快就到了研三找工作的时候。这时候就明显感觉到作为H大学生的优势了。虽然我本科学校确实不太好,再加上又是女生,找工作时候会有限制。但不得不说,很多大公司仍然给我面试机会。一起面试竞争的基本上都是很好学校的同学。这时候才知道本科毕业那会儿为什么投简历总是石沉大海。就是因为学校就会卡人!你不得不承认是,好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确实比差学校的好。作为公司,当然明白去好学校招到优秀的人的比差学校更加容易。

我面了几家公司,有成功也有失败的。后来一次跟着我室友去霸面了一家大公司,那个公司很人性化,没有拒绝霸面。当然我面试表现非常好,直接一面就有部门领导直接要我,然后我就收到短信让我去签三方。

关于年龄

这个事好像总是被不停的纠结,虽然我也理解,毕竟我考上的时候也不小了,可是过多纠结也没意义。我当时本科那种情况,我不读研的话好像前途就被封死了,所以我必须闯过考研,我是下了决心不考上不罢休的,所以这个问题我当时没太纠结。

女生看年纪主要看皮肤,自己多加强保养,多健身,再在穿衣、发型等方面多多注意一下,外人根本看不出来。我读研的时候穿正常的学生装,牛仔裤什么的,还经常被误认为本科生呢,所以女生们别担心。你想嫩点就穿休闲点,你想成熟点就穿高跟鞋之类的,女生的可塑性很强的。

有不少纠结于考研不考研的男生也纠结于年龄这个问题,我就更纳闷了,人家都说男人三十一枝花,你们大部分都二十几岁,连开花的年纪还没到,为什么那么纠结呢?!人家马云高考还考三次呢~

前两次的考研失败的原因

我觉得考研成功一般得看四方面的情况:1、你的学科基础;2、你的努力;3、你报考的学校和专业;4、一点运气。我当时专业跨度太大,学科基础几乎为零,虽然我努力了,但是我自己感觉缺乏点拨,你们可能以为文科只是背一背就ok,但我考的是全国前5的牛校热门专业,此外该专业一年只招不到10个人。出题也很活,不是背书就能搞的定的。而且文科出题范围可以很广,历史政治文学都能涉及,说实话这些东西需要时间积淀,突击不来,我有点hold不住。第三次我考的是211学校的工科,专业课我学过,再加上前两次考研英语政治的积淀,等于说我第三次考研主要就是数学的问题,但总体难度还是降低了。

很多同学和我当年一样,有雄心壮志,非顶尖学校不上。我非常理解,也支持。我在考研这件事上不算太成功,毕竟没有考上自己最初的想要去的学校和专业。但我努力了,我证明了自己即使穷尽了脑力体力还是够不着我想去的大学和专业。我现在在211学校,已经能给我比三本好太多的平台了,也算是知足常乐。

以上只是我个人情况,我相信你们中的很多人比我聪明也比我优秀,我非常支持你去考名校,年轻时就该拼一拼,拼不过也不后悔~

有不少同学说最后几天会崩溃

这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大概一直比较乐观,从来没有崩溃这个说法,每天就是按部就班,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考研的时候最缺的是睡眠,不想看书的话我就睡觉,有时候太困,倒床就能睡着,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先顶着,没什么可崩溃的。

写在最后

1、本科不好的女孩子,你一定要努力;如果你颜值还可以,那你更要努力,你会发现,你的颜值只有在合适的平台上才能发挥她的功能。

2、永远不要妄自菲薄,相信自己是最好的。

3、不管现在复习的怎样,一定要坚持下去,你不知道生活在奋斗之后会给你安排怎样的惊喜,就等你勇敢迈出这一步。

4、有人说女生考研不值得,但我的考研给了我圆满。未来还有很多挑战,我尝到过努力的甜头,我会一直一直努力。

以上就是苍穹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苍穹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苍穹网:www.cgowl.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学姐三次考研经历告诉你:为什么要努力考研”相关推荐